服務宗旨
我們的經營理念:“誠信至上,合作共贏” 我們的服務宗旨:“專業及時,全心全意”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興起了歷史場景復原(又稱景觀設計)這一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運用歷史場景復原,濃縮歷史情節,使陳列形象直觀,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可以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歷史場景復原的特色與優勢
《博物館陳列藝術》指出:“景觀是博物館陳列形式中的一種藝術處理手法,它主要通過實物與場景的組合,表現陳列內容主體對象活動的環境,突出表達特定的典型情節和場面,使人能夠得到一曰個直觀的真實生動的感受?!眻鼍皬驮艽┰綍r空,凝固歷史。不管是自然博物館展示恐龍龐大的軀干和百萬年前的棲息環境,還是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的豪放粗獷,類似熱帶雨林旁的一幢幢干欄式建筑邊,都能使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歷史情景再現在你的眼前,使觀眾撩開歷史的帷幕,直接與歷史對話,減少講解中的專業術語和枯燥無味的說教,親身體驗,賞心悅目.出奇制勝,這是其一。其二,歷史場景復原能幫助觀眾真切感受逝去了的年代和特定環境,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反映東北抗聯在艱難困苦中堅守陣地的一個瞬間,在白山黑水冰天雪地之間,挺拔高大的楊樹林中,一批中華民族的精英群情激昂的鑲然氣慨,令人觸景生情,油然生敬。尤其是密林中新黨員人黨宜誓一景,在武裝到牙齒的敵人重重圍困之中,居然有這么一批英雄好漢面對黨旗高舉右手,莊嚴宣誓。這使觀眾深深地認識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其三,歷史場景復原可以如實交待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使后來者深人淺出地為觀眾解讀,親眼目睹過去某些原汁原味的原形。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上海近代發展史陳列,運用一大批上海灘原貌舊觀,如上海老市區狹窄街道、毗連的店鋪、工部局、洋行、戲院、診所等舊時的建筑,呈現在觀眾面前,成為21世紀的現代人透視老上海的最好場所。
歷史場景復原突破以往博物館陳列展柜加圖版雕塑的單調死板僵硬的局面,將背景、實物與人物活動有機組合,運用聲光電,創造立體化、多側面、全方位意蘊深厚的歷史原狀,營造求知審美的此時此景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真實可信,生動活潑。
二、復原陳列的幾種形式
1、全復原:以較大的面積和空間,展示特定的歷史場面,運用近景(人物為主),中景建
筑為主),遠景(天空、原野,三者結合,內外交叉,完美無缺地展示。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二期陳列,選擇在姚江邊發掘的遺址旁,描繪河姆渡先民建造干欄式建筑的宏偉場面,還有狩獵、種植、紡織、制陶等一個個彼此聯貫的場景,使人們理解河姆渡人是怎樣進行耕作、生活的,從而剖析河姆渡文化的博大精深。
2、局部復原:利用陳列的過渡地帶,承上啟下地貫穿陳列內容。這種復原面積不大,只截取一個橫斷面,但主題語言前后穿插,自然融合,“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趙一受烈士在
獄中由講解員朗誦其遺書的場景。浙江省博物館的秋謹烈士在書房揮毫疾書《光復軍軍制稿)a
3,靜態復原:泛指復原中各種陳列元素無聲無息地展示。如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在實地將賀龍元師當年指揮所的實物陳設擺布,上海魯迅紀念館的魯迅書房等。
4、模擬復原: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的“丹心碧血為人民”陳列館,在歌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閘北激戰中,近景是鐵路的敵軍工事設施,中景是一組工人武裝和車皮、站臺,遠處是烈火熊熊高大的車站建筑物,天空陰云密布。場景一啟動,綜合運用激光、燈光模擬和合成音響、投影等新技術,炮聲隆隆,子彈呼嘯,重現了上海工人與軍閥部隊英勇作戰的恢宏場面,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5、動態復原:在復原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再現歷史活動的情景.如讓恐龍張牙舞爪吼叫,天空閃電,燈光變幻莫測?!熬乓话恕睔v史博物館中揭露日軍731部隊殘忍地將活人作為細菌武器的試驗品,跳動的心臟還是血淋淋的,中國同胞進實驗室時慘不忍睹的情狀。
6、等比復原:將人、物、景三者嚴格按照1: 1的原狀陳列,使觀眾置身其間,渾然一
體,產生深邃的意境。
7,縮小復原:以布景箱的形式,把人、物、景等比例縮小,以小空間反映大場面。這種
復原同樣可以動態設計,如用多媒體技術,達到場景轉換,人物變化,能夠彌補等比和全復原之不足。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的陳列館中,展示解放戰爭中上海的地下黨員李白(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原型)發報為黨中央提供軍事情報的史實,等比濃縮。將李白在最后一次發報時,慘遭敵人逮捕的鏡頭,用電視錄像活生生地介紹給觀眾,使人感到新奇.而且烈士堅貞不渝,似死如歸的精神感染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原地與異地復原:原地是指陳列的空間即是當年當事人的所在地,異地是指陳列的空間與當年當事人雖無直接關系,但屬同一年代、同一風格,陳列的物品也基本上是同一時代的。這種復原說服力更強、更真實、更生動。如寧波天一閣博物館的銀臺第官宅陳列館,其整座建筑就是一一個復原陳列。廳堂、書房、私塾、繡樓、閨閣、臥室、廚房等,按清代進士家庭的格局排列,所有的實物也是那時的東西,加上設計師的精心打造,極具吸引力。寧波服裝博物館的館舍地處清至民國的里巷民居,他們針對館舍的特點,設計壽堂、婚房、養蠶室、繡花間、織布房、裁縫鋪等場景,與建筑協調吻合,別有情趣。
復原也可分單純的景觀展示和人物結合的全套復原,從目前各地情況來看,以景觀展示居多。有的則突出人物,簡化了實物和背景,已游離于景觀題外了。
三、復原展示的藝術手法
探究當前一些成功的復原,與文學藝術作品的藝術手法異曲同工,概括起來有下面幾種手法。
1、描寫: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展示天津近代歷史名人,以天津泥人張的傳統工藝,著力塑造周恩來、鄧穎超等一個個與天津歷史時期息息相關的歷史人物。這種手法重點刻畫人物的質感、神態、表情、氣節、風采,使人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在人物周圍適當放置與人物有關
的實物,寥寥數筆,印象深刻。
2、夸張:將原物放大,突出重點,加強藝術效果。如寧波銀臺第官宅陳列館中的繡花間,故意將繡女用的木制花栩按比例放大,獨特別致,花枷上的金銀彩繡明麗清新,千針萬線,閃閃發光。
3、排比:同類實物(指個體小的),從一個到十個,甚至更多并列編排,既取材于生活之中,又高于生活,反復強調,加深印象。如寧波服裝博物館的紡織印染場景,在一臺清末的木制織布機旁,懸掛幾塊藍印花布,琳瑯滿目,大大烘托氣氛。
4,渲染:寧波鎮??诤7肋z址紀念館,為突出抗英抗法抗樓之三抗精神,抗法戰斗中,在炮臺守備吳杰后面,用隆隆炮聲、東海怒潮和陰云密布的天空襯托當時當地的環境,使你身臨其境,不畏強暴,同仇敵愾的氣慨油然而生。
5,摹擬:上?!耙淮蟆睍缮霞o念館中的“一大”會議場景,它不是放在當年會議室中,而是用摹擬的手法處理,把一大代表置身在二樓陳列廳中,實物、背景都模仿當年的會議室陳設,特定環境雖然變更,而“一大”代表的仿真蠟像,惟妙惟肖地刻劃,每個細節都描繪得一絲不茍,人木三分,使參觀者產生強烈的敬仰之情。
6、抒情:情感發自心聲,心聲來自場景,寄情于物,寓理于物。抒發作者之情,同時也抒發每個觀眾之悄。如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搭設了一個非常壯觀的東北森林一隅,林中穿插著抗日聯軍風餐露宿的活動,反映了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情懷。
四、認真篩選,提煉典型,恰如其分,精雕細刻
歷史場景復原既然如此出眾,又包羅萬象,是不是凡是陳列都可以照搬照抄呢?筆者認為切不可無所選擇,隨便濫用,必須根據陳列大綱和博物館的建筑格局,篩選提煉,有所取舍,找出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烘托性的亮點,也就是選定歷史上的某一一個時期之中精彩的一幕。歷史場景復原中的主體是人物,其次是與人物聯系的實物,再是背景,三者缺一不可。人物,其體態容貌、衣著打扮都應貼近歷史,認真推敲,反復琢磨,切不可隨意杜造。 確定了選擇的歷史場景,接著應投人形式設計,用三維空間勾勒效果圖。凡人物造型、服裝設計、主次依從、形態舉止,都應獨具慧眼,處處留心,時時在意,與人物相關的同時代的實物,不是容易辦到的事情,可以說比塑造幾尊蠟像要困難得多。這些實物,有的已是文物,物以稀為貴,不要說明清時代的東西,就是民國的東西,解放初期的東西,有的也找不到了,如果仿制,則失去了真實性和歲月的厚重感。真實可靠是博物館陳列的靈魂,歷史場景復原,包含的歷史信息盆大,錯綜復雜,設計的人物、環境,使用的道具都應符合歷史的真實。張冠李戴不行,移花接木不行,南轅北轍、粗制濫造不行,需要的是嚴格的科學性。
Copyright ? 2014,www.acobril.com,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6019879號